中国IDC行业的头部运营商。世纪互联集团是中国领先的中立于运营商与云服务提供商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供应商,根据科智咨询2024年的报告,公司是国内排名前五的头部IDC运营商。世纪互联提供托管及相关服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云服务以及企业虚拟专用网络服务,旨在提升客户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与速度。客户能够将其服务器及设备安置于世纪互联的数据中心,进而连接至中国互联网骨干网。世纪互联在中国超30个城市开展业务,服务着超7000家多元化且忠诚度高的托管及相关企业客户,这些客户广泛分布于众多行业,涵盖网络公司、政府机构、蓝筹企业和中小企业。
公司批发型IDC业务快速地增长,是业绩成长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收入60.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3%;调整后的EBITDA17.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3%,EBITDA率为28.4%;归母净利润1.94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01亿元)。依据公司第三季度给出的指引,2024年全年公司将实现总收入80.00亿到8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到9.3%;经调整后的EBITDA为22.80亿到2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到17.4%。
公司细分业务线包括批发型IDC、零售型IDC和非IDC业务(云服务和VPN业务)。从公司披露的2024年前三季度每季度数据分析来看,公司批发型IDC业务收入分别是3.61亿,4.02亿和5.23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59.1%,81.0%和86.4%;零售型IDC业务收入分别是9.24亿,9.65亿和9.76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下降了7.1%,3.2%和1.0%;非IDC业务收入分别是6.14亿,6.27亿和6.22亿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了5.0%,4.0%和0.2%。能够准确的看出,2024年公司批发型IDC业务快速地增长,是公司业绩成长的核心驱动力。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IDC业务(批发型和零售型)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9%。
AI需求驱动公司批发型IDC容量持续攀升。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批发型IDC业务的服务容量为358兆瓦,较2023年同期增加68兆瓦,在服容量的承诺率为98.2%,较2023年同期提升16.9个百分点;批发容量利用率为78.0%,较2023年同期提升22.6个百分点,而成熟的批发容量利用率达到95.6%;在建的批发型IDC容量为297兆瓦,在建容量的预承诺率为88.4%。另外,截止2024年三季度,公司批发型IDC爬坡期的容量利用率为46.4%,较2023年同期提升28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公司的批发型IDC的容量正在快速扩张,而爬坡期利用率的大幅度的提高从侧面说明了需求的迅速增加,是由需求拉动的容量扩张。目前公司整体需求订单中,AI需求占比90%。伴随AI需求的快速激增,公司批发型IDC业务(基地型)总体容量已攀升到1.145G瓦(截止2024年第三季度)。其中,489兆瓦为储备容量(192兆瓦可快速建设,实现短期扩张,297兆瓦为远期储备,支持公司业务长期增长)。
公司零售型IDC业务保持基本稳定。截止2024年三季度,公司零售型IDC业务在服的容量为52250个机柜,较2023年同期增加50个机柜。零售型IDC的容量利用率为63.1%,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成熟的零售型IDC的容量利用率为69.5%,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3.6个百分点。另外,截止2024年三季度,公司零售型IDC业务在爬坡期的容量利用率为16.8%,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1.9个百分点。
从2023年第三季度到2024年第三季度的MRR(单零售机柜月经常性收入)来看,MRR分别为8845、8759、8742、8753和8788块钱,2024年第三季度的MRR较2023年第三季略有下降,但2024年前三季度较为稳定。
公司数据中心分布以环京,长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主,辐射西安和成都。截止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在运营的批发型IDC(基地型)容量(358兆瓦)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环京地区,长三角地区占比55.7%,环京地区占比44.3%。在建的批发型IDC(297兆瓦)容量中,长三角地区占比37.7%,环京地区占比62.3%。待建的批发型IDC(490兆瓦)容量中,长三角地区占比16.5%,环京地区占比83.5%。另外,自建的零售型(城市型)IDC容量(48516个机柜)中,长三角地区占比19.2%,环京地区58.4%,粤港澳大湾区占比13.7%,别的地方为8.7%。
可以看出,环京地区是公司业务的核心基地,也是未来扩张的主要区域,单单怀来算力基地项目,现有IT规模就达500兆瓦,计划建成吉瓦级的算力集群,以支持AI算力需求为主。
优质客户是公司业务稳健成长的基石。公司批发型(基地型)IDC业务的客户是云计算厂商和互联网厂商,主要是针对需要大规模和高功率部署来支持大模型需求的超大规模服务器,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快手,华为等。零售型(城市型)IDC业务的客户主要覆盖各垂直行业用户,包括金融服务,IT服务,企业数字化,汽车,虚拟现实及本地服务等。截止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已累计为超过7500家企业客户提供托管及相关服务,其中超过1500家客户使用公司的IDC服务。IDC核心业务的客户流失率始终低于1%,客户粘性很强。另外,公司前20名客户占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的47.1%,具备良好的客户分散性。
绿色数据中心业务是公司的又一个价值增长点。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的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乌兰察布绿色能源项目,获得了内蒙古能源局的批准。这一个项目包括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1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以及4.5万千瓦的配套储能。它还包括建设一条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到公司乌兰察布数据中心的专用输电线路。该项目实现稳定运营后,预计每年将产生约7亿千瓦时的绿色能源,为公司乌兰察布园区提供稳定、长期的绿色能源供应。它是中国数据中心行业为数不多配备专用输电线路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之一。
乌兰察布项目的获批将提升公司数据中心绿色电力的使用比例,推动公司在碳中和方面取得进展,这是公司重要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举措之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深耕IDC数据中心领域多年,并全力开拓AI驱动的批发型数据中心市场,是中国IDC行业的头部厂商。我们大家都认为,AI大模型的快速迭代,尤其是AI应用的实质性进展,将驱动全球智算中心加速建设,形成新一轮的高景气周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0.50/88.41/99.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60%/9.83%/12.01%;EBITDA分别为22.78/25.08/30.14亿人民币,25-26年EBITDA同比增长10.12%/20.18%。
参考可比公司,结合公司在国内智算中心的发展形态趋势和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forwardEV/EBTIDA15倍,则公司估值为238.22亿人民币(33.09亿美元),公司股票价格目标价12.39美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AI需求落地没有到达预期影响上架率;国内传统IDC需求疲软影响零售型IDC业务;公司批发型IDC机房建设进度没有到达预期;AIDC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